学习强国:听党话跟党走 基诺族谱写千年跨越式发展华章

发布日期:2021-08-30 浏览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民主改革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对“直过”民族地区实行了“直接过渡”政策。1979年6月,国务院正式确认基诺族为中国第56个单一民族,此后基诺族人民就称自己为:“祖国最小的儿女”。 2020年11月14日云南省扶贫办正式宣布,云南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历史性告别绝对贫困,实现了社会形态和物质形态两个“千年跨越”。 “直过民族”的跨越式发展,凝聚了几代社会主义建设者数十年如一日的努力和坚持,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所进行的实践探索。

一、“翻身得解放”——跟党走迎接新生活

国民党统治时期,西双版纳地区贪官污吏横行,地方政府对民众的剥削和压榨十分残酷,驻军甚至以“抗日”为名横征暴敛,沉重的军粮军款、苛捐杂税,外来资本家的盘剥将当人民的生活逼迫到了死亡线上。抗战结束后,国民党军队甚至到基诺山发放烟子,强收烟课,并且垄断了当地的棉花、茶叶贸易。同样的苦难和压迫,团结了世居当地的各山区少数民族,也让基诺族人民的心与此后进入西双版纳地区的解放军战士靠得更近。人们听说思普一带来了共产党,对老百姓好,能为百姓做主,便开始期盼:“共产党为什么还不来?”

车里地方反蒋武装的领袖鲁文聪,曾经三次派赵民安寻找党组织,赵民安说:“只有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彻底打垮了反动派,使车佛南人民获得了真正的解放。”西双版纳的反蒋武装斗争,从有了党的领导时开始,就具备了优良的作风和革命的纪律,人民解放军用实际行动获得了各族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1949年,中共思普特委为巩固思普根据地和进一步扩大主力部队,将干校学员、昆明地下党员、大中学生编成了民工团和武工队,到各县开展工作。车里武工队的主要工作目标就是基诺山所在地勐养。在军民联欢会上,武工队领导对当地群众说:“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子弟兵,要帮助边疆各族人民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让各族人民翻身当家做主人。”武工队在勐养工作了半个月,他们尊重兄弟民族的风俗习惯,虚心向兄弟民族学习,关心老百姓的疾苦,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冒着被敌人袭击的危险,到田里帮助百姓抢收粮食,为群众舂米、挑水、打扫卫生,教授歌舞、表演文艺节目,以实际行动向群众宣传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民族政策和作风纪律。生活本已十分困难的勐养人民,听说武工队需要募集物资,便省吃俭用,积极捐献财物,支援自己的队伍。

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基诺族人民盼望着翻身解放,1950年乌龟山的战斗打响前夕,在解放军部队赶到勐养之前,当地民众早已筹集好大量粮食、蔬菜等军需物资,准备迎接南下的人民军队。解放军在各族人民共同的支持下,将国民党残余部队驱逐到了境外,西双版纳获得了全境解放。基诺族人民欢欣鼓舞、充满信心地迎接即将到来的自由、平等、人民当家作主的生活。

二、“跟着阿舅走”——跟党走创建新天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共中央把疏通民族关系作为民族地区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1950年,中共云南省第一次代表会议决议中,提出了坚决贯彻“民族和睦,加强民族团结,清除历史造成的民族隔阂,工作稳步前进”的工作方针。1951年元旦,在普洱红场举行的民族团结发誓结盟签名仪式中,两名基诺族代表与其他25个民族代表一起庄严宣誓“从此我们一心一德,团结到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

1951年4月,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到巴亚村慰问,受到了基诺族人民热情地接待。1953年9月,中共西边工委配合云南省委组织包括基诺族代表在内的民族参观团访问北京、上海、广州,代表们看到了祖国的伟大和民族的团结,更加坚定了跟着党走的决心。1954年山区民族工作队第十五分队赴基诺山,在经过了8个月的实地调研之后,工作队全面展开了宣传教育、组织发动群众贯彻农村政策,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的工作,为群众修沟种地、担水砍柴、调解矛盾、解决纠纷,得到了基诺人民的认可和喜爱。

1955年,巴亚村成立了村民互助组,1956年在基诺山成立了党的组织和领导机构,1956年9月,中共云南省委较完整地形成了对云南部分社会经济形态发展比较落后的民族地区实行“直过区”政策,不实行“和平协商土改”,而是通过互助合作来消除民族的落后因素,使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1958年,基诺洛克人民公社内有了5个临时党支部,24名党员,1981年,基诺洛克人民公社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1982年基诺山落实了“林业三定”政策,1983年落实了“两山一地”政策,2002年,基诺山被列为西部大开发战略“两山”扶贫综合开发项目之一,2007年,基诺山列入国家民委“兴边富民重点县”。“最小的儿女”得到了祖国母亲最深切的爱和关怀,第一个卫生所、第一个邮电所、第一部手摇电话机、第一所小学、第一位基诺族党员,每个“第一”都被付诸现实了的、崭新的希望。

基诺族的口述传说中,讲述了祖先从“司杰卓米”迁徙到“杰卓山”的漫长路途,从杰卓山时代,族人便开始自称为“基诺”,直译为“舅舅的后代”。曾经历过母系氏族和血缘家族时期的基诺族社会,还保留着尊崇舅舅的古老文化传统。在基诺族人民心里,共产党就是如同阿舅一样重要的人。“跟着阿舅走”勤劳的基诺族人民成为了自己的主人,在熟悉的土地上,耕耘自己的新生活;“跟着阿舅走”勇敢的基诺族人民收起了猎枪,将保护生态环境看得如同爱惜眼睛一般重要;“跟着阿舅走”,乐观的基诺族人民敲响太阳鼓,把民族文化装在大鼓舞中,尽情地展现在阳光下。在党的领导下,基诺族人民一步一步,走出了崭新的天地。

三、茶岭把歌唱——听党话奋进新征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直过民族”和全国各族人民携手,共同跨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实现了社会形态跨越发展的基诺族人民,迎来了物质形态跨越发展的新时期,“开始了从制度增量到发展增量的转变,即从社会制度变革或生产关系跨越到生产力发展和生活质量改善的转变”。基诺族人民将满腔的热情与对生活的热爱,投入到发展经济、建设家园的事业中。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基诺族人民积极开展了橡胶、茶叶、砂仁、热带水果等特色种植业,生猪、家禽、蜜蜂等特色养殖业,同时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2018年,基诺山乡农民人均纯收入11757元,1720名建档立卡基诺族贫困人口在全部达到脱贫标准,基诺族成为全国第一批整族脱贫的直过民族。

在建党100周年之际,基诺族人民录制了一个视频,女孩们身着节日盛装在层层叠叠的茶山间,用自己的语言歌唱《唱支山歌给党听》。站在茶岭间歌唱,在跟随着党砥砺奋进实现社会形态与物质形态两个“跨越”的历程中,党的恩情永不忘。

生活要富裕,村落要美丽。在基诺山乡基层党组织的带领下,基诺族人民把自己的村寨建成了美丽的花园。“民族团结示范村”巴飘,2002年因为暴雨导致的山体滑坡进行了整体易地搬迁。在新址重建巴飘村时,政府对住房的结构、造型做了规范,既保障了居住者生活的舒适度,又能够最大限度地保存民族文化的特质。短短十多年的时间里,巴飘村实现了水、电、道路、电视、电话“五通”,完成了全村的道路硬化。为进一步建设美丽乡村,在村党支部和乡党委的带领下,村内进行了人畜分离改造,取缔了位于村落外围的牲畜圈棚;拆除了民居间的围墙,种植了色彩缤纷的花卉。寨子里定期进行大扫除,村干部家里要组织卫生评比;还有一支“巾帼卫生队”,为村民整理家庭环境。在党的引领下,这些看起来不易推进的难点工作,在基诺族地区却进行得十分顺利。

基诺族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诺族人民的生活日新月异,大踏步地跟上了时代的步伐;“祖国最小的儿女”对未来充满了自信、自豪和期待。基诺族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是基诺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祖国同向同行,经历了长期艰苦卓绝努力的成果;是与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携手同行、团结一致、矢志奋斗的结果。

新闻链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5783958242840163687&item_id=15783958242840163687&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